推广营地教育,推荐精品营地;助推素质教育,助力青年成长!国际国内冬夏令营项目细分平台!致力推进健康的营地教育生态!
营地教育网
营地教育公众号
营地教育公众号
营地教育咨询合作

智能渠道报名系统

请扫描以下二维码[渠道申请]填写申请资料

营地教育吧(服务号)

×
 
当前位置: 营地教育网 » 营地资讯 » 营地常识 » 正文

潜水出入水方式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10-27  浏览次数:718
核心提示:无论哪一种款式,穿上装备站立起身都需花些力气,配重加上气瓶的重量不轻,至少都在十五公斤以上,加上穿着防寒衣,在还未入水之

无论哪一种款式,穿上装备站立起身都需花些力气,配重加上气瓶的重量不轻,至少都在十五公斤以上,加上穿着防寒衣,在还未入水之前不宜移动行走过远的距离,尤其是礁岩海滨,以免发生危险或中暑。

岸潜在进入水中之前,蛙鞋都应该手提。一般来说,岸潜和船潜有很大的不同,初学者虽然都是由岸潜开始学起,但不久后也极有可能接触船潜,若去东南亚等地的国外潜点更是如此。

不过,入水后若不立即下沉,在水面的前进以仰泳面向天空的方式较容易,因为气瓶有重量之故。但是缺点为看不见前方,应每踢蛙鞋一段距离后就抬头看一下方向,确认前进方向是否偏歪或是否有礁石等障碍物。

此外,入水前应牢记入水点的位置,以指北针对者入水点或显着目标物确认方位角度,以利回程上岸。

徒步入水

平缓的海岸地形只要着装完毕,手持蛙鞋缓步走入水中,当水深大约及腰的深度时,再将蛙鞋穿上。潜水活动需严格遵守潜伴制度,所以当穿着蛙鞋时可以二人互相帮助,穿着蛙鞋的人将一手搭在潜伴身上,抬起一脚跨在另一腿膝盖处成“4”字形,然后穿上蛙鞋后再换另一脚,另一人也相同。此外,也可以将面镜戴好,咬住二级头咬嘴后,将 BC充气至半饱,确定吸气吐气正常,直接蹲下没入水中依序穿上蛙鞋,然后向海面游出。

这种方式适用于长浅滩或沙岸地形,有时需在水中步行一大段距离才能走至足够的水深以游姿踢蛙鞋前。只要能够游得动,躺在水面踢蛙鞋的方式前进比踩在海床上步行轻松很多,也比较安全,因为礁岩石块凹凸不平,多走几步想不跌倒很难。

跨步入水

跨步式入水就是装备着装完毕后,直接以大跨步的方式进入水中,适用于潮水落差在一米内的情况,船潜或礁石区的岸潜地形都可採用。入水前先站立于水边,船潜则需注意是否有扶手可辅助站立平衡。入水前一定要确认水面无人、水底无障碍物或深度是否够深,以免撞击受伤。

入水前,BC要先充气至少达半饱状态。戴上面镜后咬住二级头咬嘴保持吸气,再以右手手掌拖住二级头,同时手指紧压面镜(目的是防止入水时的冲击力让面镜脱落)。然后,左手握住三用錶拖在腰间。以此姿势站在水边稳定之后,向水面大步跨出,双脚自然呈剪刀状落入水中,入水后夹紧双腿,身体自然会往上浮出水面。

背滚式入水

搭乘小艇进行船潜时最常使用这种方式。着装完毕后右手一样托住二级头与面镜,所有调节器管线表组应儘量吊挂在胸前,以免在往后翻滚入水时勾到障碍物造成装备损坏及危险。BC充气后确认二级头呼吸操作正常,然后以手腕护住后脑部位,身体坐在船舷边,身体向后仰以背部先入水的姿势落入水中。

出水方式

岸潜的入水要注意趁浪较高时顺势入水,但是要回到岸上则应趁浪小时。应视地形的不同采用最合适的方式。

水层中水况是较稳定的,但是越接近水面就越能感受海浪的翻搅,潜水结束回程靠近岸边尚未浮出水面时,若感觉身体被波浪上下左右带动漂移,视线尽是白色的泡沫,表示已身陷浪大的礁石区。此时不要贸然浮出水面,以免被海浪推送撞击礁石受伤。此时要转身下潜,回到较深无浪花的深水区,再浮出水面观察较容易上岸的地形。浪越大出水回到岸上就越困难,在上岸之前必须先脱蛙鞋,但是二级头应持续咬住保持呼吸,趁浪较小时迅速爬上岸边稳固处。因此,要习惯在水中穿脱蛙鞋,而且不能动作太慢,以免被浪捲推送上岸受伤。

如果是参观沉船潜点,最好是沿锚绳上升,抓住锚绳做减压停留,再缓慢上升,这种出水方式是沉船潜点最佳的出水方式,因为你的潜水船通常就会停在锚绳附近等候潜水员出水。

 
 
[ 营地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营地资讯
点击排行
营地教育(公众号)

营地教育(公众号)

营未来(公众号)

营未来(公众号)

自然教育师(公众号)

自然教育师(公众号)

研学安全员(公众号)

研学安全员(公众号)

营地教育(toB渠道采购)

营地教育(toB渠道采购)

爱拼营(toC拼营)

爱拼营(toC拼营)